家長的合作學習-談親職諮詢
「爸爸,快一點啦,我上課快遲到了,趕快送我去學校。」
「媽媽,有看到我的數學課本嗎?」
「小孩,你的聯絡本有帶到嗎?餐袋袋了沒?」
「學姊,那個第一堂的必修課是什麼啊?教室在哪裡?」
「爸爸,快一點啦,我上課快遲到了,趕快送我去學校。」
「媽媽,有看到我的數學課本嗎?」
「小孩,你的聯絡本有帶到嗎?餐袋袋了沒?」
「學姊,那個第一堂的必修課是什麼啊?教室在哪裡?」
閃閃亮亮的郵票,看了好心動! 小男孩的眼裡,就像是看到寶藏一般,好渴望能夠擁有,就差口水沒有掉下來。在表姊的房間裡,小一的男孩正目不轉睛地看著表姊分享她蒐集來自世界各國的郵票。當下男孩的心裡陷入掙扎,從小被灌輸著「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別去要,不然會顯得沒禮貌」,且男孩生性害羞,不曉得該怎麼表達自己的喜歡,但又克制不住強烈的渴望。
走入諮商的心情,時常是帶著既深切的渴望得到幫助,卻也心懷忐忑不安的,不曉得將遇到什麼樣的心理師,也不確定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幫助,這樣的一段旅程,往往在真正的碰面開始前,對每個當事人來說早已開始。
「我的孩子四歲,幼稚園老師說他很容易發脾氣,但是小小孩很難溝通,我可以怎麼幫助我的小孩情緒抒發呢?」
「我的兒子好像是高敏感高需求的寶寶,我常常覺得不理解他想要什麼,我該如何更了解我的孩子?」
罹患癌症是令人擔憂害怕的經驗,病友要面對身心變化、醫療處遇、人際關係、家庭互動、工作與學業等許多挑戰,非常不容易。社會大眾與醫療系統較為關注病友身體狀況,對病友的社心需求就照料得少。相對來說,癌症病友照顧者受到的照顧,則更加稀缺;這其中,還包含照顧者忽略自己。
關於青春的想像,你想到的是青澀的戀愛、充滿陽光的校園色彩、朝氣十足的積極準備未來,彷彿一切都充滿生機,活耀十足;還是不安焦慮、充滿不確定感、孤單寂寞、格格不入力不從心、彷彿每一天都進入未知的叢林,不知道要捱多久才能離開這個地方?
「原來拿起筆亂畫這麼難」、「我不知道要畫什麼耶」、「我很久沒畫畫了」,面對創作,許多人的反應(包含曾經的我)會是沒自信的,彷彿拿起筆就必須是一幅曠世巨作。創作這件事其實沒有大家想像的困難,身為美術背景的我對此也徬徨了許久,在學習藝術治療及從事藝術治療工作後開始體會,當你願意沉澱下來,專注在畫面上時,這就會是一件很棒的創作。
失去親愛的人,對我們來說是已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哀傷跟失落、心痛與思念會在失去後,仍然需要不同時間的療癒,才能從那樣的巨大哀傷中緩解,而能繼續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往前,然而,當所愛的人是主動選擇離開這個世界時,承受「自殺」所帶來的是更巨大更複雜的心情,讓喪親者難以調適。
餐桌上,大女兒因為不喜歡手黏黏的感覺,堅持要爸爸幫他處理他的漢堡,身為爸爸的我,開始有些煩躁,心裡想著「這麼簡單的事情,小一的孩子沒辦法自己處理嗎?」於是,堅持要他自己處理,不願妥協。
接著,女兒開始陷入慌亂無力,在爸爸堅持下,最後女兒開始大哭然後惡狠狠瞪著爸爸,「最討厭爸爸了...」此話一出,讓我一秒斷線!!!眼看,心裡的憤怒馬上就要衝出來,好想狠狠給他罵下去。還好,就在此時,一個冷靜的聲音出現「別要求太多麻~他只是個孩子!」,於是,心中的火暫時停歇,取而代之的,是狠狠瞪回去。
等到暴風雨結束,回到冷靜,開始陷入自我懷疑「是不是對他太嚴格?」,覺得自己有點殘忍,也有點捨不得哭花臉的女兒...
許多人看到「畫」這個字,直覺會想到過去在才藝班、美術課的畫作,甚至有些人聯想的是像漫畫、美術館內的精緻創作,再加上禪繞兩個字跟「纏繞」同音異字,一旦連結起來,往往會開始抗拒嘗試接觸,但~這跟你想的不一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