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性別議題-在me too之後
日暖微光心理諮商所心理師群
《人選之人-造浪者》拿下第58屆金鐘獎迷你劇集獎,2023年很特別的一齣戲劇,少見的以政治職人劇的素材包裝,實際上呈現的不只是一場很「台」的選戰幕後,屬於幕僚的職人生活,更用這樣的素材包裹著台灣正在經歷的某個現狀:關於性/性別的討論與故事。
隨著這幾年社群媒體的活躍,萬年亙古的性別議題有更多討論的空間,#metoo的運動從2017年10月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成為了國際運動,然而屬於台灣的metoo,也隨著人選之人的戲劇演出,在台灣掀起前所未有的高峰,故事內與故事外的我們,都難以忽視性別的故事其實如此的生活,遍佈在我們每一天的日常。
「我從來沒有遇過任何一個女性,從未有過性騷擾的經驗」這是一句很驚人的陳述,卻也血淋淋地揭示了無所不在的社會環境,在2023的現在才有機會被這樣公開的檢視,回想我自己時,我第一時間也覺得我應該沒有吧,有嗎?隨即一個畫面扣著一個畫面,屬於年少的記憶湧上心頭,零碎的畫面斷斷續續,我想起這些回憶,卻發現我是如此的習以為常的,認定這是一些不重要的小事,那些我覺得「算了」、「幸好沒有怎麼樣」、「可能還好吧」、「我誤會了嗎?」的當下,原來也是這樣的清晰,隨著故事,從選戰人前到選戰人後,從性騷擾到性別歧視,這個故事的台灣味十分精準,雖然是架空的選戰,但描繪的方式不只是選戰很台灣,關於性別的描述也很台灣,令人觀看時也能感受到直視著當代的社會,即使通過了同婚、選出了女總統、在法律上持續往平權的方向修正,仍然有著一群人,在每一天的生活面對著性別的壓迫與騷擾。
在戲劇熱播後,台灣也經歷了屬於台灣的metoo運動,受到戲劇的鼓勵,這些被禁聲的故事快速的在社群媒體現身,許多人透過這些連結,更勇於說出屬於自己的故事,發出聲音,得到支持與力量;許多人也因著這些資訊,連結到自己或是目睹過的經驗,感受到情緒波動、混亂、或是傷痛;也有些人開始發出不同的論述,談論這些新聞事件的同時,也促發著我們去思考關於自身的經驗,從小到大,我所經驗的性別經驗為何,而這樣的體驗又帶給我們什麼樣的視野去看待大大小小發生在我們周圍的生活經驗,影響著我們如何面對關係、面對性、面對自己。
在經歷了這樣的上半年,而下半年的此刻看著這部戲得了金鐘獎,讓我更能反思的是透過戲劇反映人生,我們一起經驗著故事,而故事在訴說的就是此時此刻我們共有的經驗:我們想要、我們需要一個更安全的環境,讓每一個人可以免於工作、教育、家庭、社會環境中的無聲壓迫,而我們也想要、需要一個更有連結、支持、開放的環境,足夠撐起一個檢視與討論的空間,去看待我們可以的修正與前進。
一個可以成長、學習、辯證、共榮且自我教育的社會,也許是從每一個我們的願意開始,願意從「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開始、願意「等待這個社會追上妳們的那一天。」,願意把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發生的故事,從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開始,我們反省,擴展,交流,然後可以相信「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都跟台灣的未來一樣重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