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愛你-從「小雁與吳愛麗」看家庭關係

2025-02-18

日暖微光心理諮商所心理師群

談到家庭經驗,彷彿打開的是盤根錯節的故事書,在書裡的每個角色,也許都有自己的內心戲,在彼此的記憶裡,可以是非常不同的畫面,一起經歷的回憶,往往從不同視角出發,也會有非常不一樣的心情與感受,對家人的感受,往往也充斥著複雜的感受,很難說愛,也很難說不愛,幽微在其中的是飽含痛苦、牽掛、心甘情願、不甘心、與無法切斷的連結。

「小雁與吳愛麗」談的正是一個關於家的故事,關於母女的故事,在全片黑白的剪輯下卻並不讓人感到乏味枯燥,而是在人物間穿梭不同的視角,解開片名:小雁是誰?吳愛麗又是誰?

故事從一起不幸的家庭命案開始,小雁為了保護母親,意外殺死施暴中的父親,為此服上八年的刑期,單純的小鎮,也讓這起案件,成為大家都熟悉卻諱莫如深的八卦,當小雁刑期結束回到家中,回到小鎮,與母親再次相會,這段母女情結才在看似無趣的日常中逐漸展現,兩人是誰守護著誰,又是誰怨懟著誰;畫面一轉,同一個演員似乎化身為Allie,參與著社區大學的表演課,在表演課的練習中,好像也逐一接露,這位吳愛麗究竟是誰?看著鏡子中喊著我討厭你、我討厭你,那份悲傷跟難以言說的憤怒,又是什麼?原來小雁的母親就是吳愛麗,透過戲劇課扮演,小雁在一回又一回的演練中,卻是要逼出自己的真心,那些糾結的家庭故事,對小雁來說是充滿傷痛的回憶,對父親是,對母親那份糾結更是,保護著母親,卻也生著母親的氣,「為什麼你一定要跟這種爛男人在一起,然後把自己過這麼賤啊」、「我怎麼會有你這種女兒」撕心裂肺的大吵,其實都是內心很強烈的情緒與痛楚,相愛的人有怨,怨讓人痛苦也讓人疲憊,卻不知道該如何停下,該如何放下,這份糾結,會有和解的一天嗎?

「我就不想再恨了嘛,我也不想要恨媽媽,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不怪她,我要怎麼辦?我不想再恨了,我不要再恨了,還要多久?我好累」關於放下與和解,在家庭的故事裡,有時候是非常困難的,我們有時真的無法改變任何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理解生命與想要前往的方向,即使是親密如無法斷開的血緣,改變對方仍然可能是徒勞無功的,我們可以看見的,反而是自己的內在的每一分感受,我們是如何執著,又是如何願意在這些傷痛中看見自己,擁抱自己的疲憊,並且試著在其中,找到能與這些感受相處的可能性,小雁看見了自己,也看見了吳愛麗,看見了兩人之間的愛與不愛,怨與保護,相愛相殺的感情化為一聲「吳愛麗」,彷彿是「我愛你」的諧音,也是母親的真名,小雁愛著自己,也可以愛著吳愛麗,於是母女二人的愛恨糾葛,從悲傷與痛苦中開始有機會走向其他的可能。

有血有淚的家庭故事,我們都可以在其中嗅到熟悉的氣息,陪伴我們長大的家庭故事可能並不完美,我們也多少會在成長的路上受傷,有些傷痕一直陪伴我們到現在,過去不一定可以改變,家人與境遇無法選擇,然而我們仍能在故事的溫柔中看見自己,為此時此刻的自己重新做出選擇,把過去成長的故事當成一面鏡子,從中能見到自己的努力、受傷、挫敗、無奈;也看到自己的溫柔、力量、相信、寬容,允許自己珍惜這些情感與經驗,允許自己累了就休息,允許自己能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也允許相愛不盡如人意的時候,能看見彼此盡力的過程,那麼我們也許更能在家的故事中,蜿蜒崎嶇的找到陪伴自己與自己和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