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中的地震:依附創傷
日暖微光心理諮商所余雅蓁心理師
今年的4月3日,台灣經歷了25年來最大規模的強震,後來仍斷斷續續地出現大大小小的餘震。直到近期「#地震」仍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關鍵字,你是否也曾在跟朋友聊天喝茶正high時、上班上課專注時,甚至是酣酣入夢等時刻,不時被『嗯?有地震?』之類的大腦警示訊息給打斷的經驗?
當頻繁的地震引發我們過度警覺和焦慮時,的確是有可能讓我們的大腦當機的。「地震暈」、「地震症候群」就是指在並非有地震發生的時刻,卻感覺到陣陣頭暈、以為地震發生的身心感受。
其實,地震、風災、海嘯等重大天然災害的發生,或是損傷慘重的意外、傷害事件,都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若這些影響超過個人可以承受的範圍,便可能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
PTSD常見的反應或症狀有以下三種:
(1)「此時此刻再次經歷」 (re-experiencing in the here and now),例如「地震暈」的現象,時間、空間以及身心感受彷彿重新回到地震(即受創)的那一刻。
(2) 「逃避」(avoidance),就像是經歷過重大交通意外的人可能會極力避免再搭乘交通工具。
(3) 「當前的威脅感」(sense of current threat),指在現實中也常處於過度警覺、易受驚嚇的狀態,一點點刺激就可能引起大大的反應。
這些受創的身心反應原本是我們大腦中的壓力反應系統在認真工作的展現,用來提醒自己「嘿!你遇到一件大事了,要小心、注意安全喔。」可是,若這些保護機制已不適用當前的情境而且還關不掉,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將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想像一下,當你每天都處在地震暈的狀態,你的家、學習/工作場所還剛好都是高樓大廈,晚上該要如何安然入眠、白天要如何專注學習/工作呢?!
除了天災人禍帶來的損害與創傷,關係中所受的傷更不容小覷。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連結是我們生活的基調,當關係中發生了地震般的受創經驗,對我們的生活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心理學的研究中發現,嬰幼兒與其主要照顧者之間所形成的情感連結模式,即依附關係,將會影響孩子長大後如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甚至影響他與這個世界中其他人事物互動的方式。也有些研究發現,童年的依附創傷經驗,如任何形式的暴力、虐待、忽視、霸凌等身體與心理上的傷害,不只對孩子往後的關係發展受到影響,甚至會阻礙大腦功能的正常發展。你可能聽過類似的故事,一個童年長期受暴孩子,長大後總在人際互動中保持距離和警戒,遇到衝突時又誘發過往受暴時的身心反應。
關係中的地震不僅會帶來PTSD的創傷反應,更可能造成自我組織的崩解。在一些長期受虐或不當對待的兒童及青少年的縱貫性研究中發現,產生的創傷反應更為複雜,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PTSD)即是用來描述相關的症狀,包含PTSD的三種症狀群,如「此時此刻再次經歷」、「逃避」、「當前感到威脅」以及三種「自我組織崩解」的症狀群:
(1) 「情緒失調」(affective dysregulation) ,例如常常感覺是麻木的或情緒崩潰難以收拾。
(2) 「負面的自我概念」(negative self-concept),例如總是覺得自己很失敗、沒有價值。
(3) 「人際關係的困擾」(disturbances in relationships),可能在人際關係中常感覺自己和別人有隔閡、難以親近等。
然而,人的一生中並不是只有親子關係是重要的,不同時期我們所在乎的、認為重要的關係也不同,如人際關係、伴侶關係、師生關係等,在這些重要關係中如若經歷重大的打擊,都有可能引發不同程度的創傷反應。韓國戀愛實境節目<交換情侶>中,有一對分手再復合的伴侶,當時分手的方式是其中一方不告而別,毫無跡象也毫無蹤跡可循,曾經親密的伴侶一夕之間就消失在自己的生命當中,對於被留下的那個人來說也是一種依附創傷,他曾在節目中提到這個經驗讓他在單身期間不敢再發展新的親密關係,即使與對方復合也仍時刻擔心著再次失去。
讀到這也許你會發現,原來在依附關係中遍體麟傷後,傷痛的復原並不容易,因為那些創傷可是會讓我們對自己和對他人失去安全及信任感,安全感恰好是大腦要解除過度焦慮警戒的關鍵!
如果你也曾遇到關係中的地震,並且為你帶來上述的影響,也許可以試著慢慢練習以下的步驟,幫忙自己重建安全感。
一、注意到自己受到什麼影響,了解自己發生什麼事。
觀察自己遇到事情時的身心反應,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總是在某些時刻有特定的幾個感受、行為模式,你可以將它紀錄下來,觀察它出現的時機與規律,並且回顧過往是否有相似的經驗,透過自我探索與覺察,理解在自己身上發生了些什麼。
二、按下暫停鍵,辨識當下的情緒與需求。
當注意到受創的身心反應再度自動化的出現時,不急著批評自己「怎麼又來了」,而是辨識當前的情境之下的心情感受和需要,告訴自己「我其實是覺得不安/擔心/難過......」、「我其實是想要......」。
三、嘗試在關係中表達感受和需求及核對用意
有時候創傷的身心反應來得很迅速,第一時間反應不及沒有關係,我們在關係中仍有嘗試第二反應的空間。透過表達感受、需求和核對用意,我們有機會在關係中獲得一個新的、更適切或安全的回應和感受。
生活之中很難找到練習的對象? 其實也能運用醫療與諮商,作為一起走創傷復原之路的專業夥伴,協助自己找回關係中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