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遇療-怎麼開始藝術治療

2024-09-12

日暖微光心理諮商所李元親心理師

在藝術治療的觀點裡面,不同的媒材具有不同的特性,會帶來不同的療效。

如果粗淺又快速地將媒材分類,我們可以分成阻抗性高的,也就是質地比較硬的媒材,例如色鉛筆、原子筆、鉛筆等;也可以分成流動性高的媒材,例如水彩、壓克力、水墨畫等;當然還有介於兩者之間,同時具備阻抗與流動於一身的媒材,也就是黏土,或是陶土類。

我們試著回想一下,當我們想要寫下清楚的字跡,我們會選擇原子筆,且因為線條的出現是可以預期的,也可以掌握的,因此阻抗性高的媒材通常可以帶來一定程度的掌控感及安全感。就像是用色鉛筆畫畫,我們可以稍微想像或者是預測畫出來的樣子,反之,如果沒有練過毛筆,忽然要用毛筆書寫,多少都會有點緊張,因為我們無法掌控寫出來的樣子,但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看到寫出來會有非常多種可能性,甚至意料之外的驚喜。

也因此,我們選擇什麼樣的媒材,通常回應到我們當下的需要,而當我們逐漸熟悉多種媒材的特性之後,我們才能夠漸漸地去更開放的思考,可以怎麼活用這些不同的媒材幫助表達。

所以藝術治療師的工作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了解媒材的特性,根據當事人的需要去提供適合的媒材。

藝術治療師從當事人對媒材的選擇,來看見當事人的需要。例如小明不喜歡畫畫,一來到會談室,藝術治療師拿出白紙邀請小明畫畫,小明可能光是看到光禿禿的白紙,就會感到焦慮。小明可能會擔心:不知道要畫什麼、跟以前美勞課的經驗、治療師會不會覺得我畫的很爛?此時小明經驗到的或許是被評價的焦慮,或者是擔心畫不好有種羞恥的感覺。

很少接觸創作的小明,可能會選擇最熟悉的色鉛筆。

因為小明最熟悉的色鉛筆可能可以稍微幫助小明有一點點安心的感覺。

當然也有可能小明看到色鉛筆就更加厭惡,因而拒絕治療師的邀請。

上述這些通通都是實務當中常遇見的,也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為了讓小明比較安心,這時候藝術治療師可能會拿出超輕土,因為超輕土不需要被期待畫出明顯具體的圖形,並且示範可以怎麼使用這個媒材。同時邀請小明可以自己決定紙張的大小,治療師或許會注意到小明因為創作會有點緊張,所以會關心小明的擔心後,適時給予小明明確的創作步驟,例如我們可以挑一個喜歡的顏色,或是挑一個代表壓力的顏色等。

提供小明一些有方向的,可以做什麼的,而且不需要具有技巧的方向(當然小明完全可以拒絕使用藝術治療)。

因為藝術治療的目標在於幫助當事人表達,而不是當一個厲害的藝術家,只不過有時候多一點點的技巧,可以幫助當事人擁有更多元的表達方式。

也因此通常在進行藝術治療的過程,需要的療程時間可能比口語更多一點點,除了要保有創作時間,也需要討論創作歷程跟作品的時間,更有藝術治療師專業評估之後的引導,以及媒材的介紹。

如果想試試看藝術治療,可以把藝術治療想成是中醫的,治療需要穩定,也需要時間。目的是在幫助我們表達更深一層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