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人的痛苦,真的只能孤單承受嗎?
日暖微光心理諮商所廖俞榕心理師
常常在諮商室裡,聽著男性案主說著不為人知的故事,面對心裡的痛苦與掙扎,有時輕描淡寫,但你聽見其中蘊含的無力與破碎;有時孤單無助甚至聲嘶力竭,可以感受到心裡好痛好痛。因為同樣身為男性,讓我特別有感觸,有時候需要好多的深呼吸,才能好好聽下去;有時甚至在諮商結束後,沈重的情緒依然在我心裡迴盪。
我想很多男孩長大的經驗中,痛苦的感受在家裡是不被允許表達的,即使隨著社會逐漸多元開放,依然能夠聽到「男兒有淚不輕彈、男生要勇敢不能哭...」這樣的聲音。勇敢和壓抑往往是一線之隔,這便是心理學上所謂的「情緒閹割」,讓我們無法好好體會或表達心裡真正的感覺。說來悲傷與無奈,但這是很多男孩共有的經驗,蛻變為男人所付出的代價往往是要學習「好多苦往肚裡吞」。
記得兩年前,工作一結束,來到公園,老婆和一歲多的小女兒正玩得開心,女兒看到我開心地嚷嚷著「爸爸~爸爸~」,我的心瞬間融化。但很快,悲劇發生,女兒一不小心在我身邊跌倒了,牙齒撞到椅子開始大哭!我和老婆又著急又難過,老婆一急便對我說「不是跟你說要跟緊一點嗎!你看你看~」安慰著難受的女兒,我的心裡好多情緒在翻滾,我也是難受極了...
在我成長經驗中,分享成就和喜悅是容易的,且會得到讚許,讓我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和價值的。但是當我感受到挫折或心痛呢?尤其是青少年的自己,我記得常常會躲進房間,獨自消化內心的傷痛,深怕這樣脆弱的自己會被別人看見,想著想著都蠻心疼的,心疼青少年自己的孤單與無助。男人心痛,真的只能借酒澆愁?狂歡發洩?或者孤單承受嗎?這樣真的太寂寞了~~
有些時候,男人的痛苦和無奈,真的渴望能被好好聽懂;但很遺憾,我們很少有經驗可以練習好好表達出來。雖然可能有些尷尬難為情,但若能夠冒點險,在信任的關係中嘗試表達,一次一次慢慢嘗試,並相信能夠被重視的人聽懂,不僅能讓負面情緒有機會被釋放與流動,同時也能替彼此關係增溫。心理學的訓練,讓我開始學著表達內在真實感受,開始從過去壓抑的經驗中釋放出來。
回到我的故事裡,雖有些忐忑,但我試著跟老婆說「我沒有怪你,但是心裡好悶想說一說。看到女兒跌倒,我知道你很心急,所以怪我沒有跟緊孩子,我聽了蠻難受的,好像身為爸爸很失職一樣。」
在關係中,當我更貼近自己的感受,並理解對方的善意,關係的裂痕就不那麼可怕,修補的過程同時也讓彼此更靠近。說來容易但做起來困難,畢竟過去受傷的經驗常常像是緊箍咒,不時出現讓我們難受。但我相信,唯有在痛苦經驗中好好走過,才能真正體會愛與喜悅的真實感受。
同場加映:大叔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