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是不是一種病?-談愛情中的調節與覺察

2025-01-09

日暖微光心理諮商所心理師群

「雖然我們一直吵架,但我還是好喜歡好喜歡她,我該怎麼辦?」
「遇到困難應該要一起面對,為什麼他卻選擇放棄?」
「分手的每一天我都很想挽回,明明知道在一起也很痛苦,但我就是忘不了他」

在一段關係中,可能也像四季一樣,會經歷初萌的心動、熱烈地相愛、穩定的陪伴、末了緣分盡時,也可能有告別與結束的感傷,許多人在關係不同的階段,也會感受到愛情的辛苦與複雜的感受,其中時常讓人備感煎熬的,就是對於關係中的矛盾感:「我既好渴望這段關係,我又感受到無比痛苦。」而這樣的矛盾感,也會令人感到疑惑,如果我這麼喜歡這段關係,那我應該不會感到痛苦,我應該會感到快樂幸福吧?如果我這麼辛苦難受,那為何我還是對這段關係眷戀不捨,難以放手呢?

當我們陷入這樣的感受時,可能會有一些自我懷疑跟內在衝突的感受,有人會為此覺得疲憊挫折,也有人會為此感到憤怒埋怨,受苦中的人往往想找到答案,

有些時候會試著找資源,參考網路意見,找過來人的故事,與親朋好友商量,參考著許多外部環境的聲音跟建議,這些資訊有時很有幫助,也有的時候會讓人內在感到動搖混亂,這時候如果願意找到專業的資源協助釐清,通常會比較有方向可以綜整這些感覺,但如若暫時沒有專業協助,能夠找到人陪伴自己、找方法安頓情緒、或是可以參考不同的意見協助自己思考,這些自我協助跟照顧的行動仍是非常重要的,在愛情的跌跌撞撞中,能夠同時覺察到自己需要陪伴或幫助,時常是我們能夠度過這樣的困境的第一步,我們願意把自己的所有複雜感受放到面前來,為自己感受到的不舒服做點什麼,拿起照顧自己的責任,有時候這正是療癒的起點,在愛與被愛的難題中,仍保留著觀照與愛自己的能力。

於是我們可能可以開始覺察到,對愛的憧憬與盼望,甚至是對這個所愛之人的所有眷戀與情感,好像開始可以跟對這段關係的評估與感受分開來,我們可能同時陷入所愛之人美好的意象與對此的迷戀與喜歡;同時也能夠感知覺察在這樣的一份關係中,自己經驗了什麼,並且能夠分辨這樣的關係,是不是自己可以接受或是感覺到安全的。這樣的分化過程,並不是一蹴可及,甚至整個歷程都會充滿掙扎、徘迴、猶豫跟走一步退兩步的感覺,然而也因著一次一次的分辨感受、一次一次的覺察體會,我們終於可以在愛情的綺麗風景中,不僅看見對方,也能看見關係與自己,並且對此也能夠負起責任,看見每一個選擇中自己的意願與行動,做出自己能夠承受的決定。

思念可以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陪伴自己經歷相愛的能力,親密關係提供我們一個深刻看見自己的入口,一段成熟的戀情,也包含著青澀的摸索到了然於心的成長,每一次遇見愛情的時候,也許都是一段新的冒險與體驗,因著不同的對象,組合成不同的互動,個人內在對親密關係的期待與想像也可能會隨之變化,我們也會隨著這些體驗而探索成長;在每一個戀愛的歷程中,更了解自己對關係的期待與渴望的是什麼,也能夠在其中鍛鍊自己面對愛情挑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