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神分析觀點淺談腦筋急轉彎2

2024-07-11

日暖微光心理諮商所吳依容心理師

還記得2015年,令人印象深刻的憂憂、樂樂、怒怒、驚驚與厭厭嗎?動畫電影腦筋急轉彎帶著我們來了一趟腦內之旅,與我們的情緒相遇,在主人翁萊莉的腦海中,是這五個核心情緒陪伴萊莉度過搬家所帶來的情緒風暴,也帶領我們認識情緒-沒有一個情緒是不重要的,正是因為每個情緒提供了不同的功能,讓我們的生活得以發揮各種可能性並且豐富我們的生命。

過了十年,腦筋急轉彎2回來了,帶著準備進入青春期風暴的萊莉,一起面對進入中學的生活挑戰,故事從萊莉與同班好友們受到教練邀請加入曲棍球訓練營展開,細細地描繪進入青春期的腦內,也迎來的更複雜的情緒體驗,原始情緒五人組仍由樂樂領軍,學會每個情緒都有意義的樂樂,也不再忽視其他情緒的角色,有時也會讓憂憂來到主控台,幫助萊莉面對各式各樣細微感受,並且開始能夠藉由各式各樣核心記憶,發展出結晶般的自我概念;同時,隨著發展上必然的議題出現:人際、自我認同、發展自尊;萊莉的大腦總部此時也進入青春期複雜的情緒新體驗:阿廢、阿羞、阿焦、阿慕的登場,把青春期微妙又彆扭的各種感受鋪陳開來,阿焦的強勢登場令樂樂措手不及,也隨著爭奪主控權,阿焦突然將萊莉的「自我意識」拋到萊利的腦海之外,也將樂樂、憂憂、怒怒、驚驚、厭厭放逐,拋出情緒控制台。

「我是一個好人」、「我不夠好」、「我自私」、「我善良」、「我不夠優秀」、我不夠好」不同的情緒經驗湧入,萊莉的自我意識也開始塑造出不一樣的聲音,這多讓我們感到熟悉與感同身受,青春期以來,我們不也開始探索著心中的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的職責就是保護他,遠離那些他看不到的危險」阿焦越是努力的控制、保護萊莉,事情卻往往越緊張越失控,在情緒風暴與焦慮的最高點,我們也時常迷失方向,「我到底是誰」、「我到底想要什麼」,往往這樣的自我詰問,也會帶來強烈的情緒風暴。

當所有情緒攜手面對,萊莉湧現的是原來這都是我,自信是我、勇敢是我、搞砸也是我,原來所謂的我不只有一個面貌,完整的一個人是豐富且多元的;我擁有正向樂觀的一面,亦會焦慮擔憂;我會有私心,然而我也同時是一個良善的人。

阿焦是本劇的重點角色,也直接讓我們感受到生活中為了要讓自己感覺好一點,「焦慮」會如何從旁協助、以及影響我們,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人格是一個由本我(生物性或本能的衝動)、自我(大部分屬於意識,與現實接觸互動的)、超我(理想原則、道德跟良知)三部分構築的整體,三者彼此關聯交互作用,支配了個體的個人行為,當本能的衝動越過了自我的調節空間時,防衛機制於是啟動,協助個體內在的衝突與焦慮可以得以緩解,在意識層外,透過防衛機轉不知不覺的轉移焦慮,有時甚至會否定並扭曲現實來減緩了情緒衝突所對自我帶來的傷害,就像樂樂把很多感覺丟掉、阿焦移除原先萊莉的自我概念結晶,都是用來幫助適應失去童年好友、締結新關係、面對新環境新生活的焦慮感與衝突。排除在意識之外的焦慮感受,並不會真正消失,就像壓抑在金庫裡的黑暗秘密,這些感受與回憶都存放在潛意識之中,被壓抑與深藏於潛意識的記憶仍在腦海深處,不知不覺的影響著我們,其實,這些感受跟訊號與仍在意識層面運作且被我們覺察的訊息,同樣重要。

焦慮幫助了我們不斷的去找到威脅與危險,做出預先準備的反應,但當焦慮主宰了我們的同時,也會讓我們的自我失功能失調,焦慮也會因此失控,當我們的自我功能的提升,也會幫助我們有空間容納更多的感受,不被焦慮淹沒。

電影中藉由大爆發將情緒主角及被拋之腦外區的記憶炸回情緒控制台,恰恰好容許了空間,所有的情緒與感受聯手,促進了自我覺察及自我接納,萊莉感覺到所有感受歸位,不再因為焦慮而壓下討厭、害怕的感覺,萊莉真正的「在當下」,感受的到陽光、微風,還有心中的每一分觸動,長出全新的自我概念包容所有感受,真正呈現出真實的萊莉。

像是一場具象化的心理治療,自我接納是承接每一個真實的自我,不論是好的、壞的、正向、負向、快樂的、悲傷的,允許一切同在,當有時它被深藏在幽幽的潛意識中時,別害怕它的浮現,當它浮現、當內心颳起風暴又停歇,請溫柔的擁抱自己並為自己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