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黎奧運淺談性與性別
日暖微光心理諮商所心理師群
8/11巴黎奧運閉幕式中隨著阿湯哥帥氣接過聖火,火熱的運動賽事畫上了句點,下次又是四年後見,這段期間,全台民眾也隨著不同賽事,時而緊張時而激動落淚,與這些努力了很久的選手們同喜同悲,一起度過精采表現的每個時刻,奧林匹亞的精神體現的是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使得每個參賽的運動員,恰恰好象徵了當代的我們,如何看待不同的彼此,雖有著完全不同的背景與成長,卻能在共同的賽事中,互相競爭與連結,跨越國籍與種族,在人類的極致表現上,互相觀摩與競賽。
於是隨著時代演進,我們在賽事上也可以看到我們反映當代思潮的可能性,當體操選手西蒙拜爾斯,於東京奧運退賽,並且說出「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身和心,而不只是出來做全世界想要我們做的事。」我們可以開始意識化與實踐,把心理健康放在重要的位置,去看到一個人在壓力與萬眾矚目,背負國家期待下,自己依然可以是最重要的,心理的健康可以是重要的,到了今年西蒙再度參賽並且拿下2024巴黎奧運團體賽金牌與個人賽奧運金牌,以真實的人生典範帶領我們的思維一起前進。
然而今年帶領我們一起思考的,更是關於性別的可能,我國選手林郁婷在拳擊賽中所遭遇的挑戰,不僅僅是面對擂台上的對手,也在這個奧運期間,遭遇各式各樣關於性別的流言與攻擊,「她一看就是男生」、「不男不女怎麼可以參賽」、「輸給林郁婷是因為這不是一個公平的比賽」引發的討論聲量之高,國內外都有不同的人針對此事討論,而選手林郁婷,也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下,一路不為流言攻擊與情緒所影響,最終過關斬將得到金牌。
感謝林郁婷的努力,支持著我國的選手,隨著心情可能也會有起伏,甚至也可能會感到沮喪跟受傷,但也開啟了我們對於性別可能性的想像,在這樣的討論中,拉開了我們的視野,我們如何看待性別與運動場上的公平性、我們如何看待生理指標、我們如何看待性別氣質,最終來到,一個人是否需要符合某種規範與想像,才能被認為擁有資格?而人的特殊性,真的可以被一格一格的放在歸類的類別中嗎?綜觀奧運歷史,又有多少女性,因為其特殊的優異表現,面臨到針對性的篩檢問題呢? 問題也延伸到,到底我們該怎麼認定什麼才是「女性」?何以在談到公平性時,性別是一個特別被提出來關注的類別?
劃下時代的,除了金光閃閃的金牌,也許更是陪伴著我們關注更深遠的議題,不同性別氣質的我們可以被看見也可以被討論,帥氣的、充滿力量的、果斷堅毅的、強大的、可以不限於性別的描述,當我們在競技項目上思考著榮耀、獲勝、以及輸贏時,我們是不是也更可以看見各種不同的存在,去除外貌上的標籤,去除體型與氣質刻板印象,真正看見一個劃時代的進展:是的,我們願意用更深刻的思考面對多元與豐富,鬆動既有的價值觀,挑戰固有的偏見,而一步一步對奧運精神有更多的理解,我們願意持續的思考下去,關於公平的可行作法,我們也願意持續的提醒自己,制度的設計是有可能有缺陷的、需要被持續修正的,然而每個站在制度面前的人,我們也願意持續地提醒自己,在評價與批判之前,他們都是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值得被好好的尊重與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