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生了什麼?」-淺談創傷知情
日暖微光心理諮商所心理師群
「我不知道那算不算家暴,其實他應該也不是故意的,但是他有動手,我想可能是小時候我也很調皮?!」
「其實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感覺,但是我其實滿害怕一個人在家的,整個家都沒有聲音會讓我很緊張」
「我一直不確定是不是有發生過,還是那是我的夢境,但是他好像有摸我」
「自從車禍之後,我就不敢騎車,我每次經過那個地方都會覺得很害怕」
「受傷」若發生在身體上,我們會怎麼發現自己受傷了呢?大概是感受到「疼痛」、「不舒服」,看到身體上的傷口或是傷痕、感受到某些原有的功能受到限制(手舉不起來、腳站不起來),當我們知道自己受傷了以後,我們會「照料」我們的傷口,就醫包紮,或是給予自己休息的時間,等待身體復原。
然而,心理上的受傷,我們就很難這麼清楚的知道,該如何「意識」、「覺察」、「發現」自己受傷了,很多時候當下是沒有反應過來的,沒有具體可見的傷口,我們可能也會安慰自己,這個感覺是自己想太多了,可能沒有這麼嚴重,也許大家都這樣,甚至會覺得自己感受到的脆弱或是痛苦,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或是不夠堅強,而我們的心靈世界是很特別的,往往會因為受傷的感覺,改變了神經知覺(變得過敏或麻木)與思考(這是對的/錯的);情感(我是好的/壞的)與行為(因應受傷的反應),就像身體受傷時一樣,我們會調動全身的力量來協助自己,但也可能因為這樣的調動,讓自己的身體的其他部位代償,全身性的受力不當,而有更多的傷害出現,心理也是一樣的,我們會調動一切資源保護自己,但在保護自己的過程中,也可能讓自己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或是長年的代償作用與不良反應。
「創傷知情」的概念是能夠理解創傷、辨認創傷行為、並且能夠改變環境或是做出不一樣的調整來防止再創傷,也就是從理解-「你發生什麼事了」開始,知情自己所經歷的一切,當我們開始能夠說出自己的聲音,開始能夠回到內心的心靈世界,了解自己發生了什麼,有哪些感受,才能夠開始辨識我是否受傷了,傷到哪裡,那讓我有哪些反應,我該如何照顧我自己以及避免再度受傷。
雖然說起來是這麼清晰的結構,但實踐起來卻相當困難,因為心理的情緒跟感覺並不像身體一樣可以用看的,或是透過檢查來了解,很多時候像是在迷霧森林裡面一樣,只有少少的線索可以幫助我們找到這些過去發生的事情,很多時候這些傷害發生時我們的年紀尚幼,難以語言表達,又或者這些傷害太過複雜,要指認出來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承受很大的壓力,這也會使得辨識、承認創傷的難度增加,因此,創傷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歷程,逐步逐漸的,以當事人自己的步調,在專業的陪伴下,才能夠逐漸「知情」。
受傷是一種真實的感受,有些受傷有相對的人事物;有些受傷的感覺卻未必等同於有人刻意的施以傷害,比如很多人的成長經驗是受傷的,卻明白父母已竭盡所能,承認受傷似乎就會感覺到自己在責怪父母,反而會不敢、不能、捨不得承認,自己的確受傷了。
其實創傷的理解跟照顧,是能夠以更健康的方式對待自己,能夠更理解每一個經驗發生在自己的生命中,拿回這樣的聲音跟照顧自己的權利,是很重要的事情,也因著這樣的理解與照顧,我們有機會保護自己,療癒自己,從生命中的傷口復原。